結婚之前,根本就沒想過資產配置。更精確一點的說,應該是從來沒理會過,即使有人好心的跟我提過。
但是,這樣的觀念到了結婚之後,才發現問題大了。
婚後,不知道為何 1+1 的消費就是會大於 3,也是腦袋中殘存的記憶還是一個人的時候,老是覺得家中的支出增加了。其次,開始想要買房子了,租來的房子,常常是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改的,想要把家裡弄舒服一點都不行,於是買房子的念頭,始終揮之不去。問題是,錢從哪裡來?
成家就是獨立了,所以不可以跟家人開口,這會破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獨立精神,但是不開口,戶頭裡的錢卻是屈指可數,買房子哪有可能?薪水也不會說漲就漲,到底該怎麼辦呢?於是重新去思考整個人生和家庭的經營問題。難怪有人說錢才是最好的老師,絕對會讓人正視它的力量,就算逃到天涯海角,它還是有辦法讓人好好上課。
對不熟的東西,找資料研究是我的習慣。翻來翻去,總覺得沒一個建議有用的,後來在一本書上看到資產配置的觀念,頓時有點靈感了。不過,這東西很複雜,牽涉的層面又廣,每一個面向都有很多問題要考慮,一時之間也無法全懂,只有先撿基本重要的來做,那就是理財。
理財的第一部是要有財可理,幸好戶頭裡還有省吃儉用的幾萬塊可以用,而且看了書之後才知道這幾萬塊從沒活用過,只能得到活儲的微薄利息。這一點點的錢當然要先想辦法擴大規模,所以得再改變薪水的支出結構才行啦!節儉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小時候家裡就是窮,頂多就是回到那個水準而已,問題是枕邊人可能不願意,所以得要說服一下。
經過冗長有計畫的說服之後,終於協調出一個可以接受的方案。於是每個月又從薪水中,像女人擠乳溝一樣地硬擠出一些錢來。這些錢要怎麼活用?投資海外共同基金。這是老媽完全不能接受的投機行為,但這對我來說,是唯一風險最低,報酬最高的方法了。
但如何投資才會賺,而且是一定會賺,這是所有投資基金的人都想知道的答案。我不期望很高的報酬率,只要能比銀行定存多就好,但是一定要賺不能賠啊!就這麼一點點錢,如果一去不回,那就更沒希望了。研究許久,就是不敢下手,只好請教念財經的所長夫人。
她說這沒有必賺的,還是得靠一點運氣。怎麼和 Charles 大哥講的一樣?這不是白搭?好吧!總有勝率比較高的方法吧?所長夫人當時很不悅的說:「你那一點錢,其實沒有什麼選擇啦!只能選一個可能有潛力的國家,然後定期定額投資啦!」於是德國和美國,就是我壓寶的希望了。
剛開始幾乎每個月跌,柯爾和老布希幾乎是天天被我咒罵的對象,內人總是安慰說「這是低價進貨,到時候上漲才會賺的多啊!急什麼?」好吧!反正已經下成本了,抽手馬上賠,只好咬牙繼續跟他纏鬥到底了。
幾年過去,苦守熊市寒窯的日子終於過去了,我的海外基金終於變成向上的沖天炮往上衝了!當初買的便宜貨,果然有低成本的優勢,看著試算表內的紅色負報酬率短期間就翻黑,數字還不斷的往上升,不禁要感謝老天爺終究沒有捨棄我!
這個成功經驗,讓我信心倍增,但是也沒有因為這樣就染上大頭症,以為這一生可以靠著投資基金過活。這許多年的持續投入,我不斷的學習和觀察德、美兩國的經濟情況,試圖瞭解為何基金會漲和會跌的原因,或許一樣不能得到必勝的秘訣,但卻也從中得到許多政治和經濟方面的知識,漸漸理解到一些訣竅,之後的投資是賺多賠少,差堪安慰,也更能清楚當初讀到資產配置的意義,當然現在終於有機會進行資產配置了。
資產配置的觀念很簡單,為財務安全和報酬率取得一個最佳組合。講是這樣講啦,但是怎樣才算最好?每個人的標準不同,配置的結果當然也不同。哪一個好?坦白講很難說,任何的配置和處份方式都需要運氣的幫忙。以我為例,單押海外共同基金,誰知道最後會贏?事後諸葛亮,大家都會做,真的自己要下手時,就不會有必勝神算的樣子。(所長夫人叫我下手時,還笑我猶豫,自己要下手卻比我更猶豫不決)
另外一個問題是,資產總是有限的(無限的還配置個屁!),但是希望的保障和報酬卻是無限的。例如有人就希望有錢買保險,提高發生意外時的經濟保障,同時又希望能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好像什麼都想吃到一樣。問題是,這是資產豐富者的玩法,不是一個普通上班族或剛投入資產配置遊戲者該有的想法。
只是很不幸的,有兩種人會來破壞個人的資產配置計畫,一個就是銀行的理專,一個就是保險公司的理財規劃師,要是自己有一絲依賴之心,幻想交給專業人士來打理,那可是僅有成果毀滅的開始。想當初透過銀行投資海外基金一年的時候,銀行就指定一個理專給我,這個理專很積極,一天到晚要我買這買那的金融商品,強調這些商品不是增加保障,就是會讓我賺大錢。
我是一律都不接受。因為,我沒錢買啊!兩支基金就讓我生活緊到快喘不過氣來,還能買什麼金融商品!這樣的理財服務對我不但沒幫助,更讓我覺得是要榨乾我的錢。後來我才知道,該家銀行的理專幾乎都靠業績獎金,不但要看商品種類買的多寡,還要看客戶的投資金額大小。
光是這二點,就很難讓理專能夠針對個人的狀況協助做好資產配置,因為顧一個小戶和一個大戶的心力、時間都差不多,得到的報酬卻是天差地遠,若是要靠我這種小戶,他不服務個幾十個哪夠?問題是資產配置又不能用同一個公式去套!如此,大家應該不難想像為何理專和規劃師不會給散戶很多幫助(我自己倒是蠻常利用理專幫我找自己想要的基金)。或許,在台灣有真正專業的理專或規劃師會幫客戶賺錢,但絕不會來服務我這種小朋友。
所以,這二種專業人士的話聽聽就好,別真的以為會幫到多少忙,一切還是要靠自己打理,有多少錢做多少事,野心不要無限擴張,也不要盲目相信別人的建議,全部要回歸到自己的狀況來考量,看看自己做得到做不到。例如明明沒有多餘的錢買火災財物險(火險只賠房屋,不賠家電等財物,此險可以),任憑財務規劃師怎麼講,你就是不能買。在這個資本主義當道的世界裡,本來就是財力豐足的人才能得到多一點的保障,你沒有錢,這種保障對你就是不存在,硬是要買,在還沒得到保障前,你就已經被高昂的保費給壓倒了。
要讓自己資產配置達到最好的效果,只能仰賴自己,千萬別想倚賴別人!
買房子是人生一大喜事,但這種高單價產品並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買房子更不會有人現金一大把投入,因此更需要與銀行打好關係。
回覆刪除所以個人信用最好是不要敗在小錢上面,要敗就給它敗在不動產上面,老前人就有這麼句話:「有土司有財」。
有時一段社會歷練後,還是會覺得倒頭來什麼也沒有,還是老前人說得對「存錢才是師父」阿!
不過,年輕人尤其是學生,根本就不會知道沒錢的苦,因此,學生的錢跟女人的錢最好賺 @@
To Yugu:
回覆刪除沒錯,買房子不可能用現金,不過頭期款準備的比較多,代表跟銀行借的就少,也代表日後的負擔比較輕。
信用通常不會敗在不動產啦!通常房子還可以賣掉來還銀行,雖然有可能賣的價錢不好,不過只要地點好,通常只會增值的。
年輕的時候如果真的自己去張羅自己的生活,就會知道錢的可怕力量,如果沒有就不會珍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