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獵的過程,有時輕鬆有時難,結果或有或無,乃平常之事,只是人們總是想要確保資源無虞,所以才會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方法、技巧。或靠體力,或靠腦力,只要能讓自己活下去就好。當然,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手段上的使用有所限制(講白的點,就是發展出法律限制),避免破獲人類社會的秩序。
感覺上,現在人比較沒有像古代一樣,有活不下去的恐懼。其實,這是政府和教科書粉飾太平的說法,現在人口如此眾多,競爭的激烈的程度高於往昔,求生的難度只有增加不會減少,加上全球化貿易,競爭的狀況更是變本加厲。這顯示出一件事:選擇性變多。很多東西因競爭而有多種選擇,最明顯的就是商品的多樣性與同質性大增,導致採購時,我們就會想:「可以滿足需求而品質差不多的東西,為啥要買貴的呢?」同樣的道理,要求生存的老闆也一樣,面對技術水準相近或一樣的外勞與本勞,絕大多數的老闆會選擇便宜的外勞,因為這往往有助於他的企業競爭力。
但大家千萬不要被一些人唬住,認為全球化貿易就是不好,事實上凡事皆有多面性,有利必有弊,端看從哪個角度看而已。必須接受的現實是:因為全球化,競爭更激烈。這裡要談論的現實只有:競爭。
既然要競爭,比的就是實力,而運氣是個人無法掌控的實力。所以,在社會上求生,就是要經過許多的競爭才行。傳統上,有學技藝、讀書考試取得學位、任官資格考(就是國家甄選文官的考試)等,透過這些訓練或手段,來確保個人能在社會活下去。但我認為這些方法的選擇都是次要,最重要的是個人對於「培養實力」的價值觀與個人心態。
根據我當主管 10 多年的經驗,我發現許多本質優秀,潛力十足的年輕人,之所以沒有得到好的機會和發展,完全是因為自己心態的問題。這些心態,有些是父母造成的,有些是個人自身的問題,在我看過中,比較不為多數老闆與主管接受的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自認自己優秀,所以別人就該重視:
資優生最常有此現象,因為在校園中師長都重視他,也給予諸多禮遇,久而習之,以為進了社會也是這樣,殊不知社會不是這樣的!所有的機會都是爭取來的,不是別人給的!就算是小公司,一個升遷機會也是有多位競爭者,而這些競爭者不盡然是自己的同事,也可能是外面的空降部隊!因為老闆只想用能為他賺更多錢的人,只有這樣的人,他才願意出高價!你優秀,就表現給我看!只想輕鬆工作度日,絕對不會被重視的啦!
二、養尊處優,不知稼穡之苦:
為數不少的民國 40 年與 50年中期以前的父母,幼年時期都經歷過艱苦的歲月,於是就浮現了「不希望下一代也活的那麼辛苦」的念頭,有見識的知道該加強的是競爭力,所以培養孩子各種能力,並根據社會現況去學技藝,拿證照。糟糕的是,只想給孩子好環境,說什麼要有快樂的童年,讓小孩活在優渥的環境,無憂無慮的玩而不知學習與磨練,進了社會完全不知如何跟人競爭。我曾經在面試時,覺得求職者的學識不錯,答題也得體。不過我覺得求職指南已經教過很多東西,尋常問題是問不出真相的。於是改問求職者會什麼樣的電腦技能,有人跟我說只會上網瀏覽網頁和MSN聊天,打字很快。我接著問 Office 會用那些?他說都會。為求慎重,我給了一張紙本範例,請他用 Office 依樣畫葫蘆做一份,他看了看,說:不會做,接著講:「我爸媽都不要求這麼多,你們公司要求這麼多,很奇怪耶!」說完就想走了。我心想:你回去啃老吧!公司要的自然是能做事的,一家有出版部門的公司,怎會錄取不會編輯一份漂亮文件的新人?而且最後的態度更表示只有讀過求職指南而沒有真才實學!關於此點,他們的父母固然要負點責任,不過他們自己也有問題,都已經出來社會求生了,碰個壁就該反省自己,連反省能力都沒有,如何能稱為是優秀人才呢?
三、說的比做的多:
很會做夢,卻一點實踐力都沒有。說要學設計,不曾看過他畫畫,也不曾看過去上設計相關課程;看到網路上的趨勢新聞,就說公司要做什麼什麼,可是從來不規劃怎樣才能達到目標或動手嘗試,只會在會議上提出想法。等到公司真的同意,讓他全權負責,卻又說給他太大的責任,超出他能力,這是為難他......等等,拚命推工作。等到別人做出來了,又說 idea 是他的,沒他的先見,怎麼可能會有今天?拜託,idea 是要實踐之後才能換錢回來的!隨口說說誰不會?能說不能做,跟沒有是一樣的。如果事情只要說不用做這麼簡單,自己去當老闆看看!
我讀資治通鑑有關隋唐時期的部分,我發現李世民出身貴族,16 歲就出來打天下。此時的他已經弓馬嫻熟,飽讀兵書,並且對於治國之道已有自己一套想法。有關武功的部分,我想是有的,否則他無法在連串的戰爭中取得勝利,至於治國之道,我個人持保留態度。在此,假設司馬光所言不虛,那麼我們來做一點推理分析,看看李世民在成功之前需要多努力才行。
16 歲,以現在來說,大概就是高中一年級的年紀,要弓馬嫻熟,起碼從 6 歲時就要開始學騎馬、射箭及近戰功夫。根據我所請教過的多位資深武術老師,異口同聲表示,古人多從 5 歲開始習武,而要能上戰場,大概需要 10 年以上的鍛鍊,所以李世民應該也是不例外。此刻年紀大約今天的幼稚園大班。(本人拒用幼兒園一詞!)
除了練武之外,當然也要讀書。李世民的征戰生涯中,從無敗仗,包括征伐高麗(他認為即使打下高麗也無法統治,所以打勝贏了面子之後就回國)。這樣的戰績絕對不是武功好就行,必須熟讀兵書且能心領神會,活學活用。此外還得能帶兵、練兵,領導統御的學問自是不在話下。至於其他學問,如儒家經典,史學素養也得會,否則打下一個州郡直至一統天下後,要如何有效統治?魏徵勸諫的那些儒家典故哪能聽懂且領悟呢?又怎能說出以史為鏡知興替的話呢?誠然不能說他在 16 歲時就已經熟讀這些,說不定是在登基後不斷學習,但,無一定的基礎,在日理萬機之際
所以,在 5 到 16 歲階段,李世民在累積打天下的時間裡,生活應該是忙碌而充實,每日練功、騎馬射箭、練兵布陣、手不釋卷,應該只是基本。以今天的生活來看, 5 到 16 歲是許多所謂的專家學者認為應該要無憂無慮生活的階段。現實中則是上課、補習、上網、玩網路遊戲、交男女朋友、國內外旅遊、遊學、打工度假.......。日子過得心酸(上課、補習)又快樂。至於與進入社會求生有關的技能、知識和觀念,卻是很缺乏。父母和老師只會說只要考上好大學,把書唸就會有前途(至於什麼叫有前途,父母和老師不只不清楚,也莫衷一是)。而這一唸書,得唸到 22 歲,甚至 30 多歲都有(李世民都已經登基稱帝許久),小孩子的青春歲月以及該累積競爭力的階段,就此浪費在補習和玩樂之中,自然也就養出許多養不起自己的小孩,父母親此刻又捨不得他們吃苦,做點收入少的工作就覺得受辱,叫他們回家待業,因此又讓他們變成啃老族,到最後養不起了才一方面回頭罵年輕人怎樣又怎樣的,一方面又要求政府要想辦法,最後再嫌政府做不好。(反正,這些父母就是要說他們自己沒錯啦!)
話休絮煩,回到主題。總之,要想在社會上活且活得像樣,那麼在入社會獨立過活之前,就要培養好足夠的實力,進入社會之後還要隨時求進步,以應付前人與後輩的競爭。社會裡的求生競爭,每一次都是硬碰硬的實力對決,絕沒有任何一個對手會像父母親一樣會有所退讓和遷就,都是像布袋戲的台詞一樣:「非你死,便我亡」。而競爭之中,不能只會想和企劃,還要有執行力和實踐力,把空泛的夢想,化為實際,這樣才能打獵到足夠的錢養活一家人!
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別再亂解釋快樂童年的意義。請給他們適當的訓練和磨練,以便他日能在險惡的社會中求活。
---------------------久違的分隔線又來了----------------------
本文之所以難產,只是因為我的電腦掛了,然後找不到經費買新的,一直在問周遭的親友有無不要的電腦。最後終於弄到一台 Acer Aspire M5641 魔獸機,經過一個月的整理、改裝才能上線作戰。其間,還因為更新 BIOS 而無法開機,所幸在知名部落客 Indeepnight(其部落格在此)的空中技術支援下,終於能使用,在此一併感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