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宣告

本站所有的內容均由本人所原創,受中華民國之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保障。如需轉載、引用或連結,請參考這裡的說明

2008年3月24日

人在矮簷下,怎能不低頭?

最近有感而發的寫了一篇文投到 ZDNet Taiwan,丟過去之後才擔心所寫的這個冷門題目可能會害死自己和他們的合作,結果意外地得到不少共鳴,讓我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表示我還能繼續投稿好賺點蠅頭小利。(原文內容有點長,被分成上、下兩篇來登,相關連結在這:公司的電腦其實很好用(上)(下)

這篇文的重點只有一個:公司配怎樣的電腦和軟體,員工就用怎樣的電腦,如果裡面的軟體剛好是自己不很熟的,別想要向公司爭取一部個人化最順手的電腦,而是好好的去學那些軟體,好透過這些工具來表現自己的工作價值。

一開始得到的回應是大大的反彈,認為公司若想要有效率,應該要配合員工的專長來配置電腦,不該讓員工還浪費時間學習軟體操作。不過很快就有認同的人留言(一看就知道是管理層或是有經驗的 MIS),不但對我的觀點大加贊同,還提出他們的看法和經驗。

有人認為我的觀點很武斷,非常明顯的偏向資方(就是公司的觀點),不見得是對勞資雙方最有利的。我承認該文確實是從資方的觀點出發,但我認為這是個普遍的事實:公司只會從營業的角度來配置生產工具(電腦及其 IT 環境),不會遷就勞工來配置。

公司的首要且唯一任務就是營利最大化(上班不為賺錢養家活口,難道是去做公益?),對股東的股利分配必須要有交代(買過股票的人就懂我的意思),成本和營利的考量當然排第一,員工只是整個賺錢系統的一部分,所謂的善待人才,只是希望員工在整個賺錢系統下能表現的淋漓盡致,不要該賺的沒賺到,絕對不是為了多找個人來分公司的紅利。

在這種思維邏輯下,員工還期望公司會針對個人的專長配置電腦和軟體嗎?每個人習慣用的電腦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光是這些差異,軟硬體的投資就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加上要解決互相衝突的問題,版本管理問題......公司為何要增加這些可避免的成本?萬一人員流動,還要為新人而換軟硬體嗎?在營業所需的範圍下,統一使用相同的東西,裡面有相關功能可以處理的就不多買其他單一軟體來用,儘量減少軟體授權費用,對公司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有人就問,軟硬體配置考量和決策,到底是由誰來決定的?沒有員工的參與並不公平......通常的狀況當然是公司老闆決定,如果有東西是老闆不懂的,他肯定會有個和 IT 相關的顧問,這個顧問可能是他的經營伙伴,可能是公司內的經理人,也可能是外部的顧問(在下就做過不少這樣的事)。這些人的共同特色就是:老闆信得過,認定這些顧問會提出最有利於自己和公司的建議。

而一個剛進公司的員工,別期望自己的話或建議有這樣的份量和效果。誰知道這些菜鳥的建議是專業的結論或者是個人粗淺的經驗?誰知道這些東西不會和公司已經存在的系統(例如 ERP)相衝?個人電腦的環境永遠比公司的 IT 系統來的單純,在單機內沒問題的東西,不代表在區域網路內不會惹麻煩,拿個人的狹隘經驗要求公司的改變系統,其實是一件蠻可笑的事。

在我當顧問的經驗中,就常碰到要幫忙擦這種屁股的事。「因為某員工建議用 XXX,結果整個區網變的 #@$%︿&,現在該怎麼辦?」幫忙搞定之後,還得幫業主列舉不能用的理由,才能協助他擺平內部員工的情緒......(自己的建議被打回,心情當然不會太爽啦!)在此,我也得承認自己的建議不見得是最好的,只能說是我認知中最好的。畢竟學海無涯,尤其 IT 界天天都有新技術和應用出現,所謂的最佳方案,我認為是不存在的。(暫時撇開成本問題不算.....)

當然,也有些人被聘請的目的就是要改善公司的 IT 環境,這當然就另當別論啦!如果只是一般的職員,甚至是 MIS,我都建議一開始要配合公司的 IT 政策,當自己在老闆心中有點份量,自己也真的了解問題所在,那時候再來提改善建議會比較適當一點,要是一開始就過於魯莽,只會讓自己被貼上「難搞」的標籤。

要想從心所欲,只有在不求人的時候。既然還要上班討生活,那就有什麼用什麼,不會就多學,早日讓自己的表現受肯定而升官加薪最實在。等爬到能改變現況的位置,或許還有機會能改變。

不過,都到那個位置了,最重要的事情是管理和帶領團對達到營業目標,不是用電腦表現自己的專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email 圖片:http://services.nexodyne.com/email/